从“人心中的成见”到“职场内卷”,我们为何在申公豹身上看到了自己?

一、申公豹的“爆火”:从反派到共情对象
最近,申公豹这个“反派”角色意外爆火。他不再是传统神话中脸谱化的恶人,而是被赋予了复杂的情感与挣扎。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他那句“人心中的成见像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戳中了无数人的心。
为什么一个“反派”能引发如此强烈的共鸣?或许,正是因为他身上那种“不被认可”的孤独感,像极了我们在职场、生活中经历的种种无奈。

二、申公豹的困境:职场“内卷”与身份焦虑
申公豹的悲剧,始于他的“出身”。作为豹子精修炼成仙,他始终无法摆脱“异类”的标签。尽管他勤勉修行,却始终得不到元始天尊的器重,甚至被派去扫丹房、擦风火轮,而姜子牙却轻松扛起了封神榜的重任。
这种“努力却得不到认可”的困境,像极了现代职场中的“内卷”:明明拼尽全力,却依然被边缘化;明明能力出众,却因“背景”不足而被忽视。申公豹的“黑化”,某种程度上是对这种不公的反抗——他选择了“邪门歪道”来证明自己,却最终沦为“反面教材”。

三、结巴与笑点:幽默背后的压抑与孤独
电影中,申公豹的结巴形象成了全片近一半笑点的来源。然而,导演饺子表示,这种设定并非单纯为了搞笑,而是为了表现他内心的压抑与孤独。
结巴,某种程度上是申公豹“不被接纳”的隐喻。他试图用语言表达自己,却总是被误解、被嘲笑。这种“表达障碍”,像极了我们在社交中的无力感:明明想被理解,却总是被忽视;明明想融入,却总是被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