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最大的感觉,就是总部这栋楼装不下人了,员工差不多翻了一倍……”
作为在理想工作了5年的老员工,张宇(化名)亲眼见证了理想从2023年的快速扩张到今年的大规模裁员,而他对此最大的感受就是“市场环境确实变差了”。
张宇表示,之所以有这一次的裁员,主要是因为之前公司为了冲“2024年超80万辆”的销量目标,疯狂扩张了一下,如今销量没达成,自然也就收缩回来了。
“其实没影响到核心业务,也没影响公司正常运转,因为这些人本来也不在核心业务,就是从势头看影响还挺大的,大家往往不会看你之前扩招的时候加了多少人,只看减了多少人。”
随着销量的逐步回暖,理想这一轮的裁员已基本告一段落,然而对于张宇来说,未来依旧不容乐观,“毕竟整个行业的工作稳定性都下降了,干一天算一天吧。”
工作稳定性下降,应该是所有汽车人2024年最直观的感知。
当下的中国汽车行业就像一个被打开的潘多拉魔盒,越来越魔幻,身处其中的汽车人,何处是生路?
逃不掉的“裁员广进”计划
汽车圈上一次为薪资沸腾,还是在2011年,那年一汽-大众给到员工的年终奖是27个月的月薪,时隔三年,这样的场景再次出现,却是为了争夺比特斯拉N+3还多的“毕业大礼包”。
据不完全统计,进入2024年,已经采取过裁员行动的企业包括:特斯拉、理想、上汽通用、飞凡、阿维塔、广汽本田等,这些企业中的多数,都被看做是行业头部企业,却依旧逃不开裁员的“魔咒”,这也不禁让人想要问上一句“为什么”?
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实现了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增长11.6%和12%,再创历史新高的同时稳居全球第一,汽车总产值占全国GDP的比重接近10%,位居首位。
与之相对应的是,近年来汽车行业利润率逐年下降。2015年-2023年,汽车行业利润率分别为8.7%、8.3%、7.8%、7.3%、6.3%、6.2%、6.1%、5.7%和5%。相较于2015年,2023年汽车行业利润率已经下降了3.7个百分点,低于整个工业企业5.8%的平均水平。
“结合前几年的利润率下行趋势看,汽车行业利润下滑幅度仍较大,车企盈利压力急剧增大。”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
有机构统计了国内18家上市车企的2023年财报发现,其中盈利的企业共有12家,它们的企业净利润加起来为963亿元,这个数字连丰田(2100亿元)的一半都不到,而大众汽车集团2023年的企业净利润为1389亿元,Stellantis集团2023年的企业净利润为1444亿元,差距十分明显。
销量越来越高,利润越来越低,这种不健康的行业发展状态,归根结底源于两个字“内卷”。
从2023年1月特斯拉宣布降价开始,一场持久且惨烈的“价格战”开始在中国车市打响。不断下探的新能源价格一再逼近燃油车的统治区,最终,一场原本始于新能源车市场的斗争,从传统燃油车市场一路打到了豪华车市场,战况之惨烈让一众车企直呼吃不消。
有统计显示,2023年我国新车平均市场零售价同比下降10-15%,今年1-4月份又下降了10%。
为此,广汽集团董事长在活动中表示,“这样卷下去不是办法,企业的目的是盈利,为社会做贡献,现在裁员裁了多少?……我们应该有更大的格局,长远、长期主义的战略,而不是眼前去卷,没有效益企业不可生存。”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也呼吁行业尽早走出无序内卷的时期,步入以价值驱动的新阶段,“要卷价值,而不是卷价格”。
随着车市马太效应愈发明显,价格战的阵痛还在持续,车企为了活下去只能从内部下手,而人员优化正是短时间内降本增效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汽车大佬版《专业报考指南》
对于企业来说,裁员是生存的选择,但被裁的这些员工同样需要生存,他们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58汽车查看某招聘网站发现,有很多车企仍在提供大量的招聘岗位,其中还包括前面提到的“裁员大户”理想,在招职位79个。而比亚迪和蔚来作为招聘大户,在招职位分别为9900个和600个。
对于车企一边裁员一边挖人的情况,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朱西产表示,“传统汽车的车辆工程学科,面对新能源和智能化,已经不能满足汽车行业的人才需求。现在的汽车行业一边在裁员,一边在挖人,裁员裁的是传统的汽车人才,因为过剩了,挖的是新能源尤其是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这个是缺的。”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新能源汽车人才缺口103万”的话题再次受到业界关注。根据工信部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计到2025年,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人才缺口可达103万。
对此,各大车企老总纷纷线上喊话,可谓是招人、支招两不误。
蔚来高级副总裁沈斐表示,新能源汽车人才缺口远远不止103万,最缺的是跨界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他详细列出了公司需要的几类人才,并表示“可以直接给我简历”。
哪吒汽车CEO 张勇称,“中国新能源卷出新的高度,对于人才的渴求也到了新的高度,作为企业不仅要做好技术派,也要做好营销派,不仅要卷国内,也要卷海外。我们欢迎技术派的高精尖人才,也欢迎拥有全球视野的营销派人才加入我们。”
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表示,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是不可阻挡的浪潮趋势。相关行业的中高端技术人才需求非常旺盛,如人工智能、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三电等方向人才是各大车企所极度渴求的,并邀请想要和智己汽车奋斗的同学关注企业微信公众号。
上汽通用五菱品牌事业部副总经理周钘则干脆向刚刚参加完高考的考生们推荐起了报考学校指南,比如一汽可选吉工大,东风可选武理工、华科,上汽可选同济、交大,广汽可选华南理工、中南大学,北汽可选北交大、北理、清华等等,主打一个实用派。
58汽车梳理了各位企业高层的建议,综合来看,目前新能源汽车领域需要的岗位主要集中在几个方向:人工智能、电子/电器/自动化、软件研发、视觉/交互设计、半导体/芯片、数据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等。
“现在很多汽车从业者已经毕业几年了,之前在学校里学的教材和知识都有一定的滞后性,而当下的汽车行业把很多其他领域先进的技术和手段都集成进了造车当中,因此从业者要不断的学习,终生学习,才能让自己的知识结构保持在最新状态,才能拥有绝对的竞争力。”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张翔表示。
汽车就业关键词“交叉学科”
202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117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随着汽车电动智能化转型,汽车行业所需人才正从传统机械工业向互联网、人工智能、信息通信、能源动力等跨学科复合型人才转变。然而,目前大学的汽车专业学科设置整体相对滞后,这也导致研发和汽修人才缺口仍较大。
对此,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殷承良表示,“现有的大学教育体系,你上了本科,现有的专业只能学10%,还有90%你是学不到的,这是我们大学的悲哀,必须改,但同样的,也要求我们的学生们要从方方面面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才能够真正适应未来的发展。大家未来一定要走交叉学科来扩充自己的知识体系。”
对于一些想要从事汽车行业的学生们,崔东树给出了5点思考:
一、电动化的人才需求增长
电动化是汽车革命的关键,我始终认为电动化是汽车变革的根本,目前的最大问题还是电池等的技术没有持续的突破,我始终坚持整车为王的观点,认为整车企业未来必须全产业链的掌控,因此干汽车的岗位更多元化。
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需求增长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嵌入式软件开发、硬件工程师、智能网联工程师、芯片工程师等职位成为紧缺人才,这些职位在实现汽车智能化、提高安全性和舒适性、促进自动驾驶技术实现和商业化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三、复合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汽车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维修技能及动力电池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要求较高。此外,数字化+复合型人才受到追捧,显示出汽车领域人才具有高度的多元化和跨界流动性。
四、国际化的人才需求
中国汽车目前有三千万的规模,未来看海外市场应该至少有千万辆以上的规模,尤其海外本土化的生产和海外本土化的市场化布局,都需要更多的国际化的人才去对应,这都需要更多的人才的培育,因此国际化人才未来将成为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的支柱。
五、汽车后市场的人才需求
过去的汽车后市场应该说以传统燃油车为主,对车辆的性能把握还是建立在传统汽车维修的基础上。而未来随着汽车消费电子化的趋势,过去凭经验去修车的概念越来越很难了,未来对汽车的评估、置换,电动车的专业维修等各方面来说,都需要更多的汽车后市场的人才培育,这也带来了汽车后市场人才的一个全新的变革。
“汽车行业的深度变革带来人才需求的变化,面对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的挑战,汽车行业需要不断创新的专业培养模式,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对很多考生来说,汽车行业的发展机会还是很大的。”
最后需要提到的一点是,根据业内预测,2030年国内汽车市场大概率会形成“433”结构,即40%的插混或增程、30%纯电和30%燃油车,所以传统汽车的人才也不用过分焦虑,而是要做到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架构,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