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观察 > 经济观察 > 高通大幅涨价引发手机行业地震,雷军强势表态:小米早已准备

高通大幅涨价引发手机行业地震,雷军强势表态:小米早已准备

发布时间:2024-05-30 14:30:34来源: 152102

前言
你瞅瞅,这两年芯片市场跟过山车似的,一会儿上天一会儿入地。特别是高通,突然宣布要涨价,这不是把一群手机厂家给急坏了嘛!“物价涨了,工资不涨,老百姓怎么活?”这句话放在手机市场上也适用。


高通这一涨价,是不是咱们以后买手机也得掂掂腰包了?这不,小米的老大雷军直接跳出来说,他们早有准备。这是真的稳得住,还是只是在镇镇场子?


说起来这高通涨价的事儿,得从头细说。高通,你知道的,全球手机芯片供应的大老板之一。他们家做的Snapdragon 8Gen 2芯片,那可是顶顶的货色。

但突然之间,他们宣布要涨价500块人民币,这不是小数目,直接就能影响到整个手机制造的成本。


这一涨价,就像是在平静的水面上扔了一块大石头,搅动了一池春水。想想看,哪个厂家不是用着高通的芯片?

从OPPO到vivo,从三星到华为,虽然有的也搞搞自研,但多少还是得依赖高通。这一涨,谁也逃不了。


你要知道,手机行业这几年可不太景气,大家都在压成本,想方设法地吸引消费者。现在好嘞,高通这么一来,直接就是给手机厂家的成本上了一道“紧箍咒”。

厂家们纷纷表示,这下子压力大了,成本上去了,传导到消费者手里,手机的价格不涨都难。


但你别看,面对这种情况,小米的雷军可不慌。他出来一番话,说小米早就有准备。原来,小米这几年没闲着,他们不仅和高通合作,还和联发科、三星这些芯片生产商搞好了关系。就是说,高通要是涨价,他们可以换个供应商,这不就解决问题了?


雷军还提到,小米不仅仅是在供应链上做文章,他们还自己研发芯片。虽然现在完全自给自足还谈不上,但至少在关键技术上,小米已经有了一定的突破。这样一来,即使高通涨价,小米也能保证不会被动挨打。

这种做法,其实也给其他手机厂商提了个醒。你看华为,早就开始自研“麒麟”芯片,虽然中间因为各种原因遇到不少坎坷,但至少在减少对外部供应商依赖上,他们走在了前面。现在看来,这种自研加多元供应链的策略,是未来手机行业的一个趋势。


不过,这事儿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出效果的。芯片研发,那可是烧钱的活儿,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而且,技术积累和突破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完成的。

就算是华为,也是花了好几年时间,才有了现在的一些小成就。而且,自研芯片要达到高通那样的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外,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高通的涨价可能会让他们在选择手机时更加头疼。毕竟,如果手机价格普遍上涨,对于那些预算有限的用户来说,可能就不得不考虑性价比更高或者功能稍微简单一些的手机了。

但是,这也可能是一个激励创新的机会。市场的压力能促使厂商们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最终可能会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高效、更经济的方向发展。就像那句老话说的,“压力山大,也能磨出真金”。


说回小米,雷军的这波操作确实展示了企业的远见和智慧。通过多元化的芯片供应策略,以及自主研发的尝试,小米不仅为可能的市场变动做好了准备,还可能由此获得更大的市场竞争力。

这不仅仅是对高通涨价的一种应对,更是对未来市场可能变化的一种预判和准备。

而对于其他手机厂商,这次高通的涨价也许是一个警钟。依赖单一供应商的风险始终存在,多元化供应链和自主研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经济观察更多>>

陶华坤:教育家办学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英伟达高管:完全自动驾驶汽车2030年前难普及 比亚迪汉L与唐L内饰官图发布,定位30万元级旗舰车型 华为百万级旗舰轿车!尊界S800黑金双拼色登场:又尊又壕 上汽集团联手北京理工,共探智能汽车新未来 中国品质家庭首选,比亚迪夏成都上市发布交付 仰望U8重磅OTA:城市领航开全国 新增暴力模式、云辇模式 重装登场!点评2025年第一季度5款热门新车 这五台20万级爆款轿车全是狠角色! 国产豪华站起来了!50万以上热销车榜单给我们看傻了? 奇瑞风云T8预售10.99万起,油耗2字头续航2000+公里,会火吗 腾势Z9硬刚56E,你觉得有没有戏?喵哥带你去店里看看实车 车企新年放大招,1月又有多款轿车申报,谁会成为下一个爆款? 北京二手房单月成交量时隔21个月再次突破2万套 迪亚洛帽子戏法助曼联大胜,梅德韦杰夫澳网出局 美“星舰”实施第七次试飞,第二级飞船失联 vivo 30岁,坚持用户导向,在热爱中前行 阶跃星辰发布推理模型:要将推理能力融入更多交互形态的大模型 40余场!“戏聚京津冀”演出季陪你过年 颜值提升 比亚迪汉L将于1月17日正式上市 汽车产业链进化:车企智能化战事走向纵深处 搭载V8动力 凯迪拉克CT5-V黑翼计划引入国内 采用1.5T混动系统 哈弗腾龙申报图曝光 带着经销商一起盈利,零跑不是什么“小理想” 日产汽车在中国的变奏,需要的是什么? 吉利、广汽、长安等车企公布2025年目标,谁激进谁保守? 李晖成为首位华人总经理,丰田中国打破惯例加速转型 宝马玩超感座舱,本田亮相0系列,合资2025年欲打翻身仗 大众汽车集团交付新车超290万辆,达成销量目标! 改款之后老款更香?Model Y焕新版今年会降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