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亿!《哪吒2》票房封神背后:啃老三年、蛰伏14年,导演饺子如何用“不认命”改写国漫命运?

2025年春节档最炸裂的“神话”,非《哪吒之魔童闹海》(下称《哪吒2》)莫属。上映10天票房破70亿,登顶中国影史票房冠军,超越《星球大战:原力觉醒》问鼎全球单一市场票房榜,甚至被预测将冲击百亿神话。然而,比票房更震撼的,是导演饺子(杨宇)的逆袭人生——从啃老三年的“医学弃子”到百亿票房导演,他的故事比电影更热血。
---
**啃老三年,母亲退休金撑起的动画梦
2005年,四川泸州青年杨宇从华西医科大学药学专业毕业,却在三年后选择了一条让所有人跌破眼镜的路:辞职在家,靠母亲每月1000多元的退休金度日,自学三维动画。亲戚嘲讽他“不务正业”,邻居议论“医学生啃老”,但母亲只说了一句话:“你想做,就去做吧。”
这段经历被饺子融入《哪吒2》的创作中。片中哪吒被村民误解为“魔童”,现实中他则被贴上“啃老”标签。正如他在采访中所言:“父母的包容让我能坚持下来,所有作品都有我人生的影子。”
---

蛰伏14年:从“打西瓜”到“闹海”
2008年,饺子用一台旧电脑制作的16分钟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横空出世,横扫30多个国际奖项,却未带来商业回报。此后,他在成都高新区创立工作室,接广告维生,直到2015年光线传媒彩条屋投资,才开启《哪吒》系列。这一等,便是14年。
《哪吒2》的制作难度远超想象:1900个特效镜头,部分耗时一年打磨;角色数量是前作的三倍;申公豹等角色打破脸谱化设计,赋予更立体的人性。饺子坦言:“第二部的压力比第一部更大,怕辜负观众期待。”
---
票房奇迹背后的资本博弈
《哪吒2》的70亿票房不仅成就了饺子,更掀起资本市场的狂欢。作为第一出品方,饺子持股的成都可可豆动画和自在境界公司预计分账超13亿,光线传媒则狂揽20亿收益。按业内最低5%的导演分成比例,饺子个人收入至少1.35亿,若票房破百亿,这一数字或飙升至6亿。
然而,资本市场的“造富神话”更惊人:光线传媒股价因《哪吒2》单日涨停,市值暴涨67亿,董事长王长田资产激增24亿,远超导演收入。网友戏称:“导演拼命创作,资本躺着数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