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之路,梦想初萌
在华语动画电影的璀璨星空中,饺子这个名字如同一颗耀眼的新星,格外引人注目。饺子,原名杨宇,1980 年出生于四川省泸州市。他的家庭是一个充满医学氛围的家庭,父母都是医生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熏陶下,杨宇似乎注定要走上医学的道路。高考结束后,他不负众望,考入了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踏上了药学学习之旅。
大学时期的杨宇,和许多普通大学生一样,在校园里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然而,在平静的外表下,他的内心却悄然涌动着对动画的热爱。这份热爱最初源于他对绘画的喜爱,小时候,他就常常沉浸在绘画的世界里,用画笔描绘出心中的奇幻世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接触到了动画,那些充满想象力的画面和精彩的故事,让他深深着迷。在华西药学院读到大三的时候,杨宇偶然接触到了三维动画软件,从此便开启了他与动画的不解之缘。
那时的他,一头扎进了三维动画的学习中。尽管周围的同学和老师对他的这个爱好并不理解,甚至投来异样的眼光,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他利用课余时间,如饥似渴地学习三维动画制作,常常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整天。在那个国内动画行业还相对低迷的时期,他的选择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他心中对动画的热爱之火却越烧越旺。
在药学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杨宇逐渐意识到,自己真正的兴趣并不在药学领域。他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是继续沿着药学的道路走下去,成为一名药剂师,还是勇敢地追寻自己的动画梦想?这个抉择让他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之中。一方面,药学专业是父母的期望,也是一条被认为稳定且有前途的道路;另一方面,动画才是他内心真正渴望的方向。最终,对动画的热爱战胜了一切,他决定遵从自己的内心,踏上那条充满未知和挑战的动画之路。
跨界逐梦,“啃老” 时光
2003 年,杨宇从华西药学院毕业 。摆在他面前的是一条常规的职业道路 —— 进入药企或者医院工作,成为一名药剂师。然而,他心中的动画梦想却愈发强烈,让他无法轻易放弃。经过深思熟虑,他毅然决然地做出了一个让周围人都感到震惊的决定:放弃药学专业的工作机会,投身动画行业。他的这一决定,在当时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和反对 。在那个时代,药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十分广阔,而动画行业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充满了不确定性。亲戚朋友们纷纷劝他要现实一点,不要放弃这么好的专业前景。但杨宇心意已决,他坚信自己的选择,哪怕未来的道路充满荆棘。
为了能够更加专注地学习动画制作,杨宇毕业后不久便辞去了工作,回到家中,开始了他的 “闭关修炼”。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他靠着母亲微薄的退休金生活,每天都沉浸在动画的世界里。这三年,他几乎足不出户,生活的全部重心就是学习动画知识和制作动画短片。没有收入来源,全靠母亲的支持,这让他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周围的邻居和亲戚对他的行为也不理解,甚至有人对他冷嘲热讽,说他是个 “啃老族”。但这些外界的压力并没有打倒他,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在这三年 “啃老” 时光里,杨宇每天都在与孤独和困难作斗争。他从零开始,自学三维动画制作的各个环节,包括建模、动画、渲染等。由于缺乏专业的指导,他只能通过大量的书籍、教程和网络资源来学习。遇到问题时,他常常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摸索和解决。有时候,为了实现一个小小的动画效果,他可能会反复尝试几十次甚至上百次。在经济上,他也十分拮据,为了节省开支,他尽量减少生活中的不必要开销。他的生活变得非常简单,除了吃饭和睡觉,几乎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电脑前。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杨宇终于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这部短片时长仅有 16 分钟,却凝聚了他无数的心血和汗水。短片以独特的视角、精彩的剧情和精良的制作,一经发布便在网络上迅速走红 。它先后斩获了包括柏林国际短片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在内的国内外 30 多个专业奖项,被誉为 “华人最牛原创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的成功,让杨宇在动画界崭露头角,也让那些曾经质疑他的人对他刮目相看。这部短片不仅为他赢得了声誉,也为他的动画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证明了杨宇的才华和努力,也让他更加坚定了在动画道路上继续走下去的决心 。
哪吒出世,首战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