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零跑现在业绩很好,一直在新势力二三名,11月还创新高4万交付,但其实还是挺危险的。众所周知,零跑的成本控制极其优秀,硬件做工有些瑕疵,而软件则是做得一泡污,智驾约等于没有。它有明显短板。这就导致了,零跑的舒适区,就在10到20万。想上20万以上,你得没有明显的短板才行。零跑目前做不到。而在20万以上卷疯了的公司们,已经开始向20万以下降维打击了。小鹏mona和p7+,连出2款,连爆2款。比亚迪开始对软件投大钱,智驾又是自研,又是用华为,又是用大疆,甚至号称要让海豚都上智驾,躺平不改款的老车型也开始有动作了。吉利的智能化,也开始慢慢成熟起来,加上魅族的加成,在一步步向上打。其他几家软件拉胯的国企,则在逐步向华为靠拢。到时候软件卷得飞起的主战场,就会是零跑现在的舒适区。上半场电气化,零跑靠极致的成本控制,卷出了自己的席位,下半场智能化,需要的可是巨额的投资,要卷软件,要卷算法,更要卷算力。零跑目前个位数的毛利,以及一百多亿的现金储备,够吗?还是以小鹏举例。小鹏的问题是,长板不够长,它各项能力,基本都只做到了第一梯队,却没能做到某些项目上的绝对第一。所以在25万以上,小鹏只能处于守势。但小鹏也没有明显短板,它几乎把水桶做到极致,所以当它降维到20万以下后,瞬间大杀特杀。而零跑,由于他在软件与智能化,还有做工上的短板,一旦10到20万的基本盘被挤压,面临越来越多极致水桶的对手,它将无路可退。